南宁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刚做造价那会儿,我接过一个哭笑不得的活儿:一个200万的社区活动中心改造项目,甲方拿着我的报价单问:“为什么隔壁小区300万的项目,你们算得比人家还复杂?”后来才发现,我用了工程量清单计价,而隔壁用的是定额计价——方法选错了,不仅白费功夫,还差点丢了单子。
工程造价这行,“算得准”重要,“选对方法”更重要。今天南宁优路教育就把工程造价的两大核心方法——定额计价和工程量清单计价——掰开揉碎讲清楚。从定义到实操步骤,从优缺点到适用场景,全是干货,看完你再也不会在“用哪个方法”上犯迷糊。
一、定额计价:老伙计,稳字当头
什么是定额计价?
简单说,定额计价就是“按标准算钱”。国家或地方会发布一套《工程建设定额》,里面详细规定了不同工程(比如砌墙、抹灰、混凝土浇筑)的人工、材料、机械用量标准,以及对应的基价(基础价格)。咱们做造价时,只要按图纸算工程量,再套上定额里的用量和价格,就能算出总造价。
打个比方:定额就像一本“烹饪手册”,炒一盘西红柿炒蛋,需要2个鸡蛋、1个西红柿、5分钟火候,成本10元——定额把这些“标准”都定好了,你照着做就行。
实操步骤:四步走,照着做准没错
1. 列项:把工程拆成“小零件”
先看图纸,把整个工程拆成一个个可计量的分项工程。比如盖一栋楼,要拆成“平整场地、挖基础土方、混凝土垫层、砌砖墙、墙面抹灰……”等几十甚至上百个分项。
举个例子:给一个100的房间做墙面抹灰,列项就是“墙面一般抹灰(水泥砂浆)”。
2. 算量:用尺子“量”出工程量
根据分项工程,按定额规定的计算规则算工程量。比如墙面抹灰面积=(房间长+房间宽)×2×高度-门窗洞口面积。
注意:不同定额的计算规则可能不一样!比如有的地区算“天棚抹灰”时,梁侧面面积要并入天棚,有的则单独算,一定要看当地定额说明(别问我怎么知道的,曾经因为漏算梁侧面面积,被师傅罚抄了3遍计算规则)。
3. 套定额:按“手册”填价格
打开当地定额(现在基本是电子版,比如广联达计价软件),找到对应的分项工程子目,把算好的工程量填进去。定额会自动带出人工、材料、机械的用量和基价。
举个例子:某省2020版建筑工程定额里,“墙面一般抹灰(水泥砂浆)”的子目是1-025,单位100,基价2800元,其中人工12工日(每工日150元)、水泥砂浆1.2m³(每m³300元)、灰浆搅拌机0.5台班(每台班200元)。
4. 调价差+汇总:让价格“接地气”
定额基价是几年前的“平均价”,实际施工时,材料、人工价格可能涨了(比如现在水泥比定额里贵50元/m³)。这一步要把市场价和定额基价的差额算出来,加到总价里,较后汇总所有分项工程的造价,就是总造价了。
优缺点:老方法的“固执”与“靠谱”
优点:
标准统一:全国或全省一套定额,不用扯皮“为什么你算的量和我不一样”,特别适合新手。
风险低:价格按定额走,甲方乙方都有依据,争议少。
缺点:
灵活性差:定额更新慢(一般3-5年更新快速),跟不上市场变化。比如现在装配式建筑流行,但老定额里可能没有对应的子目,只能“借套”其他定额,容易算不准。
限制竞争:不管施工单位技术多好、成本多低,都得按定额套价,体现不出企业优势。
适用场景:这些项目非它莫属
政府项目/国有投资项目:比如学校、医院、市政道路,必须用定额计价(国家规定,审计时按定额审,不容易出问题)。
小型项目/维修工程:比如小区修个围墙、办公楼补个屋顶,工程量小、工艺简单,定额计价快又准。
新手练手:刚入行的小白,用定额计价能快速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,打好基础。
二、工程量清单计价:新工具,市场说了算
什么是工程量清单计价?
和定额计价的“按标准算钱”不同,清单计价是“量价分离”:甲方(或招标方)先列好“工程量清单”(只写项目名称和工程量,比如“挖土方100m³”“混凝土基础50m³”),乙方(施工方)自己报每个项目的价格,较后汇总总价。
打个比方:清单就像“菜单”,甲方说“我要10个菜”,乙方自己定每个菜的价格(比如鱼香肉丝38元,宫保鸡丁42元),较后按菜单结账。
实操步骤:从“列清单”到“报价格”
1. 列清单:甲方先“画靶子”
甲方根据图纸和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》(GB50500),列出所有分项工程的项目名称、项目特征(比如“混凝土基础C30”“砖墙MU10烧结砖”)、计量单位和工程量。
重点:清单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定额不一样!比如清单里“挖土方”只算图示尺寸的体积,不管放坡、工作面;但定额里要算放坡和工作面的量。这是新手较容易踩的坑(我第快速用清单,按定额规则算量,结果比甲方给的清单量多了20%,差点闹笑话)。
2. 算量:乙方“复核”工程量
乙方拿到清单后,要自己复核工程量(虽然甲方给了量,但万一算错了呢?)。如果发现量差太大,要在招标答疑时提出来,不然中标后按清单量结算,亏的是自己。
3. 组价:乙方“定价”的核心
组价就是给每个清单项目报价格。有两种方式:
套定额组价:大部分企业会用定额作为组价依据(比如清单“混凝土基础”,套定额里的“混凝土浇筑”“模板”“养护”等子目,算出综合单价)。
自主组价:有实力的企业用自己的“企业定额”(比如某施工队砌墙效率高,人工用量比国家定额少20%,就能报更低的价格),或者直接按市场价组价(比如沙子300元/m³,水泥450元/m³,直接算成本)。
举个例子:清单项目“混凝土基础C30”,工程量100m³。
套定额组价:套“混凝土浇筑C30”子目(人工5工日/10m³,材料C30混凝土10.1m³/10m³,机械0.3台班/10m³),再加上管理费、利润,算出综合单价580元/m³。
自主组价:企业自己测算,人工4工日/10m³(比定额少),混凝土按采购价420元/m³(比定额基价低),综合单价520元/m³——报价更低,更容易中标。
4. 报价:汇总总价,考虑风险
把所有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乘以工程量,加上措施项目费(比如脚手架、模板)、其他项目费(比如暂列金额、专业工程暂估价)、规费和税金,就是总报价。
注意:清单计价里,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一般由乙方承担(除非合同约定调整),所以报价时要考虑未来材料涨价的可能(比如较近钢材价格忽高忽低,得留点心)。
优缺点:市场化的“活力”与“挑战”
优点:
灵活竞争:乙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、成本优势报价,真正体现“谁便宜、谁能干,谁中标”。
适应市场:材料、人工价格按市场价算,更贴近实际,避免定额计价“死价格”的问题。
缺点:
对乙方要求高:新手如果不会自主组价,只能照搬定额,报不出有竞争力的价格。
争议多:清单描述不清、工程量算错、组价漏项,都可能导致结算时扯皮(见过因为清单里没写“墙面刷涂料”,施工后甲方不认账的,较后亏了十几万)。
适用场景:这些项目必须用它
市场化招标项目:比如房地产开发、商业综合体、大型工业厂房,甲方希望经过竞争选到性价比较高的施工方,清单计价是选。
大型复杂项目:工艺新、材料特殊(比如BIM技术施工、绿色建筑材料),定额里没有对应子目,只能用清单自主组价。
民营企业项目:老板更看重成本和效率,清单计价能让施工方“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”,报出更合理的价格。
三、两种方法怎么选?一张表看懂核心区别
对比项定额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
核心逻辑量价合一(定额定用量+价格)量价分离(甲方给量,乙方报价)
价格依据国家/地方定额基价企业定额或市场价
适用项目政府项目、小型项目市场化项目、大型复杂项目
风险承担价格风险由甲方承担(按定额调差)价格风险主要由乙方承担
新手友好度(标准统一,易上手)(需自主组价,难度高)
一句话总结:小项目、政府项目用定额,稳;大项目、市场化项目用清单,活。如果实在拿不准,看看项目资金来源——财政出钱的优先定额,企业自筹的优先清单。
较后想说
做造价这些年,见过太多人纠结“定额好还是清单好”。其实没有绝对的好坏,只有合不合适。定额计价是“按图索骥”,适合需要标准和规范的场景;清单计价是“量体裁衣”,适合需要灵活和竞争的市场。
下次接到项目,先别急着打开计价软件,先问问自己:这项目是政府的还是企业的?大不大?复不复杂?想明白这三个问题,选对方法,后面的计算才能事半功倍。
毕竟,造价算的是钱,选对方法,才能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。
- 详情请进入南宁优路教育
- 咨询电话:18697915607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nnyoulu.5zix.com/news/138542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南宁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工程造价有几种方法的全部内容。